t90p1940

公元208年,13岁的曹冲病逝,他的好友周不疑悼念后离开。曹操吩咐手下:“去把这

公元208年,13岁的曹冲病逝,他的好友周不疑悼念后离开。曹操吩咐手下:“去把这个小孩杀掉!”曹丕大为吃惊,急忙求情:“周不疑是个奇人,可为我所用,父亲为何要杀他?” 曹操正用指尖摩挲着曹冲生前画的《山雀图》,笔尖勾勒的雀羽还带着少年人的灵动。听到曹丕的话,他突然把画拍在案上,墨汁溅到曹丕手背上。“你以为他是寻常神童?”

曹操的声音像淬了冰,“去年邺城之战,他随口说的那三条攻城策,比我帐下谋士想了三天的还管用。这样的人,冲儿在时能镇住他,现在冲儿没了,你镇得住?” 曹丕的手僵在半空。他想起周不疑来府上做客的样子,那孩子总穿着洗得发白的布袍,手里总攥着卷书,见了谁都恭恭敬敬作揖。可上次曹操考较诸子兵法,周不疑在旁边旁听,竟能指出《孙子》注本里三处错漏,连荀彧都点头说“后生可畏”。那时他只觉得是个可用之才,没想起父亲常说的“鹰若不驯,必为祸患”。 刺客出发时,天刚擦黑。周不疑正坐在曹冲灵堂外的石阶上,手里拿着块半旧的木简——那是曹冲送他的生日礼物,上面刻着两人约定“共辅天下”的字迹。他听见身后有脚步声,没回头,只是轻声说:“我知道你们是谁。” 刀落的时候,他把木简紧紧按在胸口。有人后来跟曹丕说,那孩子到死都没皱眉,只是望着曹冲灵堂的方向,像在等好友出来一起放风筝。曹丕听着,突然想起去年春天,他看见曹冲和周不疑在园子里埋“时光囊”,里面藏着各自写的治国策。那时曹冲笑着说:“等十年后挖出来,看谁的法子能让百姓有饭吃。” 曹操后来在周不疑的书箱里翻到一叠手稿,有算学题,有星象图,还有半篇没写完的《劝农策》。最底下压着张画,是两个扎着总角的小孩在田埂上跑,旁边歪歪扭扭写着“冲与不疑,共话桑麻”。他盯着画看了半晌,突然把所有手稿都烧了。灰烬飘起来的时候,像极了曹冲生前最爱放的纸鸢。 曹丕登基后,某次翻检旧物,找到那只被周不疑按过的木简。边角已经被血浸得发黑,字迹却还清晰。他想起父亲临终前说的话:“帝王家最忌‘可惜’二字。留下不可控的才,不是仁慈,是给后人留祸根。”可他摸着木简上的刻痕,总觉得父亲杀的不只是一个神童,是杀了曹冲留在这世上的最后一点影子。 有人说周不疑死得冤,这么好的才华没能施展。但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年代,“才华”有时是蜜糖,有时是砒霜。曹操一辈子杀过不少人,有敌人,有叛徒,也有像孔融这样的“刺头”。可杀周不疑这桩,总透着点不一样——那不是对敌人的狠,是对失去的恐惧,是对未来的焦虑,最后都变成了对一个少年的绝杀。 我们总说“乱世出英雄”,却忘了乱世里的天才往往活不长。周不疑的悲剧,不在于他不够聪明,而在于他的聪明太扎眼,又没能找到稳稳托住他的力量。曹冲在时,那力量是友谊,是少年人之间的相互欣赏;曹冲不在了,他的聪明就成了悬在权力天平上的砝码,最终被更重的“安全感”压垮。

评论列表

山君
山君 4
2025-07-28 09:43
天忌英才
TOPRED
TOPRED 2
2025-07-28 22:50
司马灭曹氏是天道好轮回呀。